73ad9ba608144a2d90bd54914268ec04.jpg

鬥爭在職場上難免會發生,只要人多事雜便會產生爭執,進而演變成鬥。如果事情只是誰討厭那麼簡單,倒還好。但往往鬥爭的背後並不是討厭誰的問題,而是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。

 

「德性的起源」一書中提到,人最早會群聚而起最大的原因是利益共享,才能借彼此生存下去。所以資源是個人到群體都會想要掌握的東西。儘管現在市面上一堆課程倡導正向合作與團隊目標等等,可是說穿了鬥爭依然存在,只是選擇看不見或排除異己罷了。

 

而令人吃驚的,往往鬥爭的過程中,被忽視也是影響最大的棋子,便是領導者這個角色。好的領導者擁有掌握環境平衡利益的本事,可現實中這樣的人少之又少,反到是常被部屬利用來鬥爭的工具。因為大部份的鬥爭都是從跟上司咬耳朵、講壞話開始的。

 

一個團隊裡誰掌握最多資源,那如果環境亂了必然就是掌握資源者的問題。想想看,一個團隊的上層都是精英、高手、英明領導,然後部屬都很糟糕、亂搞、不服從?這樣合理嗎?事實是環境的混亂跟領導管理層絕對脫不了關係,甚至要負全部責任。

1208261625142437.jpg

那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職場上的鬥爭呢?在此做些分享。

 

觀念1: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團隊有派系才是正常的

首先,我們先談談物以類聚這樣的概念。人在做事的過程中,難免會與自己習性相同的人靠在一起,一方面好做事,也是因為同頻率才好溝通。唐朝名相房玄齡曾說過,人做事難免會與相同性質的人靠在一起,這可以被說成朋黨。但是要看這樣的團體能否對環境造成幫助,如果能,那便是好的團體。

 

所以正常來說,一個職場通常會有兩個以上的團體,也正是有這樣的區別,領導者才能適當地運用達到公司最大效益化,而讓不同團體彼此相安無事就是領導者的功課。

 

觀念2:不捲入所屬之間的麻煩,是領導者的修煉

既然職場上有團體,難免會因為做事上的不同而有所爭執,往往衍生到後面會變成互相攻訐。這時領導者必須樣確保自己沒有偏袒某一方,還必須要有一套良好的機制來辨別對錯,而不是是非。大多時候是非永遠都是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領導者要的是有利於公司的對錯,而不是那些是非。

 

觀念3:職場上沒有派系,是很可悲的事情

如果這領導者認為自己的團隊完全沒有派系的時候,通常只有以下三個可能。

1.團隊沒有競爭力,只想領薪水,其餘雜事不管所以紛爭少,這樣團隊沒未來。

2.規模小到沒有派系,這也是一種可能。

3.領導者活在自己世界,一言堂之下當然什麼派系都看不到。

tired_worried_shutterstock_176869352.jpg

以上項目協助領導者釐清一些觀念後,便開始繼續討論實際消除鬥爭的方法:

 

1.建立明確的職務權限,便能有效抑制鬥爭

開篇已經把鬥爭定義在資源爭奪之上,所以有效管控資源便是領導者的學問。這時善用組織圖是不可或缺的,目前市場上慣用的有六大組織。無論哪種都必須要讓人知道,什麼可以還有什麼不可以,如此才能消弭鬥爭達到組織相融。

 

2.論政不誅心

什麼是論政不誅心?就是討論事情的時候不要人身攻擊,因為那是帶有壓制意味的做法,會大大阻礙言論暢通。當然領導者也要注意身邊那些只會談論他人行為的族群,大多時候這類人對於探討政策與謀略並沒辦法,便透過抹黑達到自己目的。所以再不違反規定的前提下,多餘的人身論述可以不聽,也要防備講這些話的人。

 

3 .五字訣:問、套、估、授、評

遇到有人提意見時,為防是否有鬥爭之嫌,領導者可善用五字訣。

:針對他提出的意見,反問他的執行辦法。

:針對他提出的辦法,套用在與他相聚的群體上,看是否優惠特定族群。甚至反推與他不和的團隊,是否有刻意打擊之嫌。因此領導者必須要深刻了解組織內不同的派系才能妥善應對。

:把他提供的想法套用在他自己身上,評估是否對他有特別利益。

:以上都思慮再三後,便能確定此為可行計劃。便授權與其執行。

:評估成效,了執行過程各項問題,在做修正。

 

以上所述,還只是職場上鬥爭的初階問題,但如果能這樣思考,大多的鬥爭皆能在初期便妥善疏導,達到風險預防的作用。把這些領導心法熟碾後,就能如薩諾斯一樣,彈指間把鬥爭吹灰煙滅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稷下學院 的頭像
    稷下學院

    許你一個自由發揮的平台

    稷下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